关于律师团队建设和发展的一些思考
前言
要想做好律师团队的建设,实现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了解律师创收的整个过程,即市场宣传带来法律需求线索,销售成功实现创收。
而这个过程其实也类似于一个企业发展的过程,需要研发部门、市场部门、销售部门以及服务(产品)部门的分工合作。
律师行业本质属于服务行业,而律师团队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营单位,实际上也应当包含研发、市场、销售、服务(产品)等企业发展的基础要素工作,但现实中,很多律师团队其实并没有分清这些。
要么只有当没业务时才会被迫想到做研发做市场;
要么是一人(往往是团队负责人)身兼数职,既搞研发(写文章、写书等),又做市场(发文章、讲课、宣讲等),还当销售(搞定客户、创收),还要提供法律服务(业务承做等),身心俱疲且效果不佳;
但研发、市场、销售、法律服务(产品)其实都是相对成体系的专业学科,仅仅具备优秀的法律专业能力,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授薪律师,但要成建制的带领一个团队高质量发展,则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而非短期机会主义,随遇而安。
有鉴于此,我们总结出一个初步的思考框架体系,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家团队的实际情况,不断填充、优化,以期大家可以探索出一条符合团队特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具体框架体系如下:
相互之间的关系:
1. “团队定位”明确团队具体做什么业务?客户画像是什么?
2. “愿景、团队文化和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
3. “研发”是促进市场宣传和提升团队法律服务水平的抓手,但核心是为市场宣传提供素材。
4. 市场宣传是实现团队创收的核心,再强的专业能力,如果宣传没做好,市场不知道,就不会带来销售线索,也就无法实现创收。
5. 销售是实现创收的最后环节,销售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能否创收?创收高低?”两个核心问题,同样的产品,顶级的销售往往会带来高利润率,并且实现客户的高满意度。
6. 法律服务是一个团队最基础的,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能否留住客户,是否有回头率或者转介绍。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律师业务能力强并不等于服务水平高,也不等于客户满意度高。”
那有律师同仁可能会好奇,哪一个更重要呢?
说实话,这已经是一个企业最基础的要素了,像战略、售后、风控等部门并没有引入,如果一个团队条件允许,建议同步发展,如果实在不够,一定要先做好研发和市场。
因为只有市场做好了,才会带来法律需求线索,进而实现销售创收,实现正循环。而法律服务暂时跟不上,可以先找其他团队合作。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展开来讲讲。
01团队定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02愿景、团队文化和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的利器
03研发:切忌心血来潮,想起来做做,忙起来就不做
04市场宣传:再好的法律服务能力,不会做市场宣传,都白瞎
05销售:最顶级的猎手,往往是以猎物的形态出现
06法律服务:“律师业务能力强并不等于服务水平高,也不等于客户满意度高”
01
团队定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所谓的“团队定位”就是选择法律行业中哪个赛道,比如:诉讼还是非诉?如果非诉,是股还是债?如果是股,是投融资、还是并购,还是IPO,还是都做?如果都做,是做哪个细分行业?是医疗还是半导体,还是多个行业?
同时,据此明确客户的画像,即潜在客户长什么样?比如哪个行业的?什么公司规模?决策人是什么职级?客户收入水平怎么样?等等。
这是任何律师团队发展的基础,就像旗帜一样,也就是所谓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定位不清,则会处于迷茫混沌之中,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跑来跑去,效率低下,也无法实现长期的发展,从而不了解自己客户的画像,也就无法精准的拓展市场。
如果定位很“万金油”,纯粹跟着客户需求跑,各种业务来者不拒,那自己和助理们提供服务也很痛苦,每个项目都得重新学习,且浮在表面无法深入。
可能有同行会好奇,定位的领域到底是宽泛一点好,还是更细分一点好?如果太细分,会不会业务量骤减,无法养活团队?
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选择的细分赛道,比如某个行业,如果需求量足够大,则是越细分越好,因为越细分,品牌或者IP的穿透力就越强,做市场的时候,大家就越容易记住,比如“医药领域投融资律师”,而且会给人更专业的印象。
当然,其他行业的业务并不是不做,有的话,也可以做,被动接受业务和主动宣传业务并不矛盾。
02
愿景、团队文化和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的利器
虽然很虚,但也蛮重要的,愿景代表“长期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比如“做全国最专业的医药大健康行业律师服务团队,促进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长期目标一旦有了,就会增加团队的战斗力,尤其是低谷的时候,真的很提气,而且旗帜鲜明,成员们也不会因短期失利而散掉,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团队度过难关。团队文化、团队建设在此不再展开。
03
研发:切忌心血来潮,想起来做做,忙起来就不做
研发是依托团队定位,促进市场宣传和提升团队法律服务水平的抓手,律师行业作为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输入的行业,研发必不可少。
要知道,研发的核心不仅仅是要提升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市场宣传,需要特别注意几个关键词“长期坚持”、“非短期心血来潮”、“研发主题系列化”(成体系的内容会更深刻、更全面、也更有品牌穿透力,切勿方向变来变去,大而全)。
那该如何做好研发呢?
首先就是确定研发内容,这一点紧紧围绕团队定位和法律服务内容展开,比如我们团队的定位是医药大健康行业的投融资、并购、IPO法律服务团队,所以我们的研发就紧紧围绕医药大健康行业和投融资、并购、IPO展开,像我们团队出版的书籍《读懂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反馈意见解析》、《读懂交易所|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监管意见解析》、《读懂医创板|医药大健康企业科创板上市案例解析》等专业书籍。
以及最近做的专项研究,如“创新药技术路线梳理”以及“细胞与基金治疗产业技术路线梳理”、“投融资交易文件谈判要点”以及“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处理要点”、“每周医药大健康行业市场动向报告(含每周整体市场概况要点、医药企业IPO申报情况、医药企业投融资情况)”等等,不断的按照团队定位去深化我们的专业能力,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提升市场影响力。
下一个就是研发成果的落实,研发并不是某个助理或者某个合伙人自己学习,而是最终能够形成一个可视化的“成果”,比如一篇文章、一个PPT、一个视频脚本或者是经典项目复盘会议等等。
总之,原则是花出去的时间、精力和思考,不要沉淀在那里,必须得有可视化的成果。
那这些成果,到底有什么用呢?当然是为了配合市场宣传,同时团队内部留档,内化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项目承做过程中,遇到同样的问题,随时调出来查看。
切忌心血来潮,想起来就做做,忙起来就不做。
要知道,对于团队来讲,做市场,获得需求线索,销售转化为创收,是一个长期工作,不能等没业务了再做,毕竟做市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持续广撒网、重点补抓”的过程。
04
市场宣传:再好的法律服务能力,不会做市场宣传,都白瞎
我了解到,很多同仁相对较少的做市场宣传,直接做销售,上门拜访潜在客户,但其实这种效率是极低的。
原因是第一,如果他确实是潜在客户,但他当下如果没有法律需求,仅仅是建立联系,是否有后续未为可期,而且还需要持续的联系、维护,等他有需求的时候,才会想起你,成本高,效率低;
第二,一旦你上门拜访,在对方的主场上,就是“甲乙方关系”,这对业务拓展极为不利,很难报出可观的价格,极为被动,会让对方下意识觉得“你来找我,是不是没活干”;
第三,销售是一对一,市场是一对多,甚至借助互联网可以一对百,一对万,一对一百万,都有可能,量级是不一样的,当然成单的成功率自然也不一样。
那市场宣传做好了,有什么好处呢?
市场宣传一旦做好了,每天会收到大量的法律需求线索,潜在客户或者渠道方会自动找上门来,从而具备了筛选客户质量和提高议价的能力,后续再做销售也会更轻松。
那市场宣传做的好的标准是什么?
在团队定位清晰的基础上,让影响力深入潜在客户群体中,形成广泛的知名度和口碑。直白点讲就是,你的潜在客户一旦有了法律需求,下意识就会想到你,就像“怕上火喝王老吉”、“送礼就送脑白金”一样,完全占领目标客户心智。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做市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首先大家要认知到做市场宣传真的很重要,真的真的很重要!
简单来讲,就是把符合团队定位的研发可视化成果以及各种专业动态,比如承做的行业标杆案例宣传文、项目获奖宣传文、参加行业盛会的演讲宣传文等等,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去,看到这,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我不断反复提及团队定位,是因为我们所有的研发、市场、销售、服务工作,只有全部围绕团队定位来展开,一以贯之,才能直击潜在目标客户群体。否则,吸引一群非潜在目标客户群体,则极大影响效率。
我们的B站视频
那有哪些渠道呢?
可以发朋友圈、公众号、直播、做视频、做讲座宣讲、组织线下活动等等,甚至在酒局上“吹牛”,总之原则就是能对外发布的,极尽可能对外发布,利用一切可得的宣传资源,扩大影响力。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定要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群聊二维码等等,实现和潜在客户的直接联系,这才是有价值的。
要知道我们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荣誉感,为了发而发,而是为了获得法律需求线索而发,且必须得落到实处。
那什么是实处呢?就是能够和潜在需求客户建立直接联系。
像我们团队就一直利用各种方式在持续做市场,比如通过自媒体账号(现已积累全网近500万粉丝)发布短视频、直播,发布公众号,在律所各分所做主题巡回宣讲会(每位律师同仁其实也都是彼此的最佳渠道方)以及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如医疗行业酒会、年终客户答谢晚宴等等)。
我们在各大平台的账号
需特别说明一下,多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对于做市场,效率是真的高。
要知道,所有的业务都是人和人聊出来的,尤其是依托高信任关系的法律服务,面聊则更加重要。
高频率、一对多、面见(线上直播次之)潜在目标客户群体,才是最高效的市场方法。
因此,自己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在自己的主场做宣讲,影响力是最强的,成交概率也是最高的。
05
销售:最顶级的猎手,往往是以猎物的形态出现
我知道很多同仁可能觉得,“我把法律服务能力做到极致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做销售,市场会给我公平价码的。”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销售做的好,你的服务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是“套路”你的客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下我国的法律服务市场并不是完全透明的市场,所有服务也并非明码标价,且已经卷到了极致。
前不久,我们兄弟团队就碰到“某客户一个超复杂的尽调开价3万”这种离谱的情况,当然,他们肯定是没做的,可见法律服务市场有多卷。此时,如果你不会销售,你的价值长期被市场低估,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对法律行业绝望,从而“利弊驱逐良币”,破坏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
那销售到底该怎么做呢?
销售,其实本就是大学里的一个专业学科,像市场营销专业,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当然,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我们首先要认知到销售环节的重要性!不是简简单单确认一下服务内容和价格就完事了。
展开来讲,无非就三点:
第一,让潜在客户觉得你的服务(产品)足够好。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客户觉得我们非常专业靠谱,值得信任。关于方式,其实也分两种。
一种是直接的,比如现场沟通中体现的专业度、客户感受,法律服务建议书内容、形式的专业度,这里强调一点,形式,比如排版的优美度真的很重要;
另一种则是间接的,比如律所品牌、团队口碑、标杆案例、获奖情况、介绍人的咖位和评价、认识的场合等等,直白点讲就是“背书”很重要,毕竟法律服务涉及当事人重大利益,是一个非常重信任的行业。
但说实话,我个人觉得,第二种间接的方式反而有的时候更重要,更能影响到客户的情绪,让他快速决策。
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客户答谢晚宴,就能为销售带来很强大的势能。具体做法也可以分享一下,供大家思考,就是邀请一些高满意度、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客户和一些潜在目标客户共同参加晚宴,作为主办方,我们的客户肯定对我们不吝好评。与其我们竞标项目时自己夸自己,实在不如像“大众点评”一样的,听一听用户真实的感受来的更有说服力。当然,核心原则还是要让客户觉得你的服务好。
关键词是“让客户觉得”而不是“我们自己觉得”。因此,就需要我们时刻把握潜在客户对我们服务能力的看法。
第二就是,性价比高。你要知道根据中国的文化和习惯,“再有钱的客户,也希望你便宜点”,有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乎你便宜多少钱,而是面子。我们就碰到过“190万的标的,客户要求便宜2万,凑个188万图个吉利。”
要知道,定价其实是销售中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核心的问题,价格如果定的好,客户满意、自己盈利,实现双赢;如果定不好,要么“鸡飞蛋打”,要么亏本营业,自己委屈自己。关于定价的技巧,我思来想去实在不宜在网上公开传播,欢迎大家私下联系我探讨。
第三就是,附加值。说实话,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法律行业卷到现在,各大所之间的法律服务水平已经大差不差了,专业上都没太大问题。
那要体现差异化,就要比拼其他的附加值了,即帮客户做好资源整合,这对于我们律师行业来讲可谓是得天独厚,比如我们定位在医药大健康行业,你看,我又说到团队定位了,真的太重要了,我们的客户遍布整个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上游的、中游的、还有下游的),也有做医疗行业各个阶段投资的基金(像VC、PE),还有各种合作伙伴(像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高校等),只要定位足够精准,行业资源就非常集中,反之,如果大而全,则掌握的资源就很分散,整合效率就很低。
一旦客户有供应链需求、业务需求,又或是融资需求,我们都可以精准的、快速调动行业资源,为其赋能。
实话讲,我觉得第三点,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举办各种线下活动以及客户答谢晚宴,其实就是帮客户赋能做整合资源的一种方式,要知道“每一个律师其实都是一个高效率的资源整合平台”。
不过,组局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局组的好,价值巨大,组不好,则不如不做,感兴趣的同仁也可以联系我们私下探讨。
当然,这么庞大的一门学科,肯定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阐述清楚的,在此也仅是抛砖引玉,期待引发大家的思考。
06
法律服务:“律师业务能力强并不等于服务水平高,也不等于客户满意度高”
法律服务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很多律师“不会”。
这里的“不会”,真不是贬低同行,说他们法律水平差。而是,要区分两个概念,律师业务能力强并不等于服务水平高,归根结底,律师行业其实就是一个服务行业,在帮客户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如何让他们有一个高满意度,即管理好客户得情绪,让他感受到你把他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在做,从而留住客户或者转介绍,其实是相当重要的。
服务好一个客户,给你介绍一圈子客户的案例比比皆是,与其到处找客户,有的时候真不如踏踏实实的服务好每个客户。
那该怎么做呢?
第一,服务成果产品化、标准化。具体而言,就是每做一个项目,就把其中通用性的内容总结下来,不断累积,不断标准化,格式或者内容不断优化完善,再推广到整个团队,从而提高团队业务承做能力,降低时间成本。像我们前面研发部分讲的项目复盘会,其实就是说的这里。比如,像我们团队内部就积累了一个自己的项目库,把所有做过的项目做好梳理和分类,以便于随时调用。
第二,客户服务要求、流程标准化,说到底,客户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是有情绪的。团队每位律师的性格、沟通风格、服务方式也都有所不同。
如何在帮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设定一个软性的,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沟通标准、法律服务质控标准、交付标准、满意度反馈标准等等也是相当重要。
讲真,如果真把服务精细到海底捞那种标准和流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想客户之所想,做客户之所想做,相信,这也可以成为当下律师行业激烈竞争格局下的一个差异化竞争点吧。
当然,有同行可能会怼我,“律师还是要端一架子,保留一些大律师的派头,才会得到尊重,客户才会信任你的服务。”
关于这一点,我其实不太认同,如果是合作前,把它作为一种提升势能,赢得陌生潜在客户初步信任的方式,倒是可以理解。但一旦成为我们的客户,服务的越好,客户反而会越尊重我们,相信大家也很少见到顾客不尊重海里捞店员的情况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专业上对客户言听计从,刻意讨好客户,而是让专业的归专业,让服务的归服务,在帮客户解决好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客户满意度。
以上,仅为个人一些初步的粗浅看法,也希望同仁们不吝赐教,以求在茫茫律海里逐步精进。
原创 候朝辉 披荆斩棘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