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刑辩律师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

  近来,很多律师都在网上发文感叹,当律师很难快乐。大家分析的原因是,律师工作处理的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对律师的心情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事人的烦躁情绪也会影响到律师的心情;还有很多事情的处理结果也难以预料,对结果的预期也存在着很大压力;更有一些事情紧急、节奏快,在时间安排上也会给律师带来紧张感和焦虑感。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律师内心压力大,情绪很难放松、很难快乐起来的原因。很多律师都认为律师是目前社会上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

  说到压力,与民商事律师相比较,刑事辩护律师的压力更大,更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这是我们很多老律师从事刑事辩护多年的共同感受。

  一、刑辩律师需要强大内心支撑的原因

  这是现有条件下刑事辩护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民事诉讼双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主体,民事案件处理的是涉及私权利的事务,只关系到当事人的财产和名誉等,民事纠纷是否要通过诉讼解决,完全决定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可以做出让步,可和解,可撤诉。但是刑事案件却完全不同。

  刑事辩护的当事人是失去自由(或被限制自由),可能受到刑事追究的人。他们的内心极度痛苦和沮丧,他们家属的心情同样如此,这样的心情当然就会影响到律师的心情。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愿和当事人家属一起吃饭,很多律师对我这个习惯不理解。

  我的解释是,刑辩律师的工作很累,吃饭是办案期间的一种休息,这个时候我们的身心有那么短暂一刻的放松。

  如果和当事人家属一起吃饭,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吃饭上,他们心情非常沉重地坐在饭桌上,你的情绪不由得就会跟着压抑起来。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怎么可能还会有轻松的心情呢。

  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从看守所会见完以后就会快速离开,有一种奔向自由的渴望。因为每当我在看守所和当事人聊案情的时候,心情总是非常压抑。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看到自己的当事人被紧紧地铐在座椅上,这种空间的压迫感,这种不自由的拘束感,都会使人很难受。

  所以我总是说,内心不够坚强的人是很难适应刑事辩护这种工作氛围的。

  刑事辩护对抗的是国家公权力。刑辩律师服务的对象是嫌疑人和被告人,他们并不是受到平等主体的起诉,而是受到国家公权力的指控追究,辩护律师和嫌疑人、被告人面对的是公权力,需要和公权力进行对抗,他们在刑事诉讼中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内心充满着无奈,辩护律师也会经常有一种“拳打棉花”的无力感。

  刑事案件的启动和节奏掌控在办案机关手中。刑事案件的启动以及节奏推进的快慢,都由办案机关掌控,律师和当事人只能被动地跟随办案机关的节奏走。在很多情况下,刑辩律师会担心两个案件撞车,担心两个案件同时开庭。

  刑事案件关乎到当事人的自由和生命。刑事案件的处理不仅关系公民的名誉、前途,更关系到公民的自由和生命;还关系到其近亲属、子女的未来,影响家人的命运和发展。

  刑事案件事关重大,当事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也更大,他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辩护律师身上,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这些压力同样都会转移到辩护律师的身上来。律师的责任重大,当然也就压力山大。

  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完全掌控在办案机关手中。公诉的刑事案件不能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案件的结果完全掌控在办案机关手中,律师的辩护意见能否得到采纳,采纳多少完全由办案人员说了算,所以辩护律师从接受委托开始到案件结束,整个过程都处在高压状态之中。

  而且,刑事辩护很难像民事诉讼那样有明确的胜诉,除少数案件外,大量案件的结果都不会尽如人意,获得无罪判决结果的案件更少。想到当事人满怀希望的眼光,面对案件结果,不仅找不到成就感,反而使律师充满无力感和软弱感,这些感觉会使辩护律师很难受,也会让辩护律师产生极大的挫折感,对辩护律师的身心也是一种折磨。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挫折感,下一个案件就很难继续坚持。

  不仅辩护的努力有时候很难在案件的结果上得到体现,当事人对自由的期盼从希望到绝望的心理煎熬,也同样考验着刑辩律师。

  如果案件辩护的结果未能如当事人所愿,有些当事人还会把气撒在律师的头上,把他们对结果的不满情绪转嫁到律师身上,有的甚至要求退费。所以,辩护律师经常会处在一种两头为难的境地中,两头受气。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是很难抗住这些压力的。

  遭受某些办案人员的刁难和报复也不少见。由于当事人被办案机关采取了强制措施,卷宗材料也由办案机关控制,所以,无论是律师会见还是阅卷,都需要得到办案机关的配合。在很多情况下,律师办案会受到某些办案人员的刁难,难免会有受气的感觉,甚至还可能会遭受职业报复。被投诉还是小事,被抓起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基于上述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刑辩律师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要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和排解能力。

  二、刑辩律师如何拥有强大的内心支撑

  从我们的观察和经验来看,以下几点做法可供借鉴:

  首先,对从事刑事辩护可能面临的压力要有清醒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做好心理准备,才不会对刑事辩护过于盲目乐观,才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抗压和排解能力,遇到挫折时,才不会颓废以致半途而废。

  其次,要掌握一些排解压力的方法。如何排解内心的压力,每个律师可能都有自己的小方法、小技巧,有些人唱歌跳舞,有些人打太极拳,有些人看看花草、散散步。

  根据我们团队的经验,除了这些小技巧以外,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采用团队化的办案模式。团队办案可以用集体的力量处理同一个案件,共同面对办案过程中的困难,当然也能够共同面对和分担案件的压力,而且还能互相鼓励,减轻对方的压力,最后消除或者缓解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将刑事辩护走下去。

  再次,要学会安抚当事人。刑辩律师不仅要有自我抗压和排解压力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安抚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能力。当事人及其家属面临案件不利的处理结果时,内心的沮丧和失望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辩护律师的安抚,安抚好了当事人及其家属,辩护律师的心理压力自然也就释放了不少。所以学会安抚当事人也是刑辩律师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还有,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使自己少犯错误,少踩雷坑。我们很多律师只是看到了刑事辩护的对抗性,只是从这个角度认为办理刑事案件案有吸引力,有刺激感,有挑战性,不知道刑事辩护的风险和压力所在。

  有时候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稍微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比如说调查取证,作为辩护律师明明知道有的证据很重要并且尚未调取,但是能不能去取证,怎么样把证据取到手,需要一定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不然的话,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还有一些人在会见的时候认为传纸条和传话都很正常,不知这其中的风险更是不小。

  最后,刑辩律师一定要加强锻炼。刑事辩护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刑辩律师不仅面临着精神上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身体上的压力。他们要到各地频繁出差,还要经常会见、调查取证,特别是现在很多案件的节奏安排紧凑,有的案件庭审时间也很长,律师和公诉人不仅要比拼专业能力,还要比拼体力。所以有一个好的身体,既可以帮助律师应对刑事辩护的高强度工作,也能够缓解刑事辩护的紧张情绪,减少内心的压力。

  很多律师在招聘助手时都会要求身体强健,有的还要求每天都要跑五公里,还有刘桂明先生倡议成立跑步团,倡议律师参加马拉松长跑等活动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当然,如果发现负面情绪确实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就要通过积极的治疗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我在这方面也有切身感受。

  END

  中同刑辩

  ·作者介绍·

  杨矿生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

  武汉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硕士。师从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高铭暄、王作富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