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中国销量暴跌30%,核心原因是什么

  iPhone 中国销量暴跌 30%,主要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财联社1月8日讯(编辑 夏军雄)美国投行杰富瑞分析师周日发布报告称,苹果公司iPhone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颓势正在加剧,iPhone今年在华销量可能会进一步下滑。Edison Lee等分析师在报告中援引行业调查称,去年9月发布的苹果最新一代iPhone 15系列在中国销量开局不利,同比降幅最近扩大至30%。相比之下,中国手机市场其他品牌的销量上月有所增长,尤其以推出Mate 60设备系列的华为增长最快。华为去年8月底推出了Mate 60系列手机。杰富瑞估计,华为2023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500万部。去年12月,iPhone的销量出现了两位数百分比的下滑,杰富瑞预计苹果手机2024年也会出现类似幅度的下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了,但是在第四季度,苹果还是登上了中国市场销量的第一名,不过有华为手机大圣归来,直接从声望值到影响力,再到实际销量方面有所影响,让苹果手机的销量占比有所影响。但是华为手机却因为产品缺货的因素销量在第四季度也才是第三名。第二名竟然是小米。

  2023年Q4季度,小米手机销量暴涨38%,以15.7%的市场份额一跃成为国产手机销量第一,但是在中国手机市场排名中是第二名;至于华为则凭借销量飙涨79.3%的出色成绩拿下了15.4%的市场份额;而苹果手机则是虽然同比下降了10.6%,但是市场份额占据20%。

  苹果公司的iPhone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颓势正在加剧,2024年在华销量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华为等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以华为为例,其推出的Mate 60系列手机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小米14系列手机、vivoX100系列手机,以及2024年1月份发布的OPPO Find X7系列都会是黑马,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这还是高端手机市场,再加上千元机和百元机等机型中本身就很有地位,这必然使得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高端地位受到挑战。

  而且大环境下,全球行业分析咨询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也指出,华为在中国市场的大举扩张以及日本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延长,也会让苹果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尽管苹果已经通过加大对iPhone的折扣力度来刺激销量增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作为苹果最重要的产品,iPhone销量的下滑对苹果公司影响巨大,该公司约一半的收入来自于iPhone。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iPhone手机,这两年无论是从创新以及到生产方面,明显有点摆烂的节奏,而且iPhone15也深陷到印度生产的话题当中,而且手机发烫的问题也非常明显,苹果方面也承认了这件事,再加上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也让人们更加质疑,难以决策来购买苹果手机。所以带着观望态度的人群就越来越多了。

  甚至在9月份iPhone新机发布,自家CEO套现自家的股票,以及苹果的客户疑似华人留辫子等现象,可谓是负面存在很多,而这个时候华为mate60系列早早的风声鹊起,而且又是麒麟芯片的回归,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华为可能没有直接打败苹果,但是却直接影响了苹果的销量。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30%。这是一个足以让整个科技界为之一震的数字,也是2024年开年最让果粉们揪心的消息。是的,iPhone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销量在新年第一周骤然暴跌30%。面对这一断崖式下跌,人们不禁要问:咬了一口青苹果,却尝到苦涩,苹果的帝国神话还能讲多久?

  盛极必衰?中国市场不再是苹果的香饽饽

  iPhone在中国曾是绝对的王者。从2007年初代iPhone登陆中国,到2011年苹果市值超越微软问鼎全球科技之巅,中国市场功不可没。但如今,风云变幻,中国消费者似乎对苹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30%的跌幅固然只是一周的数据,却折射出苹果在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土品牌强势崛起,华为重回巅峰宝座

  首先,来自本土的手机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崛起。华为Mate 60系列的强势回归,让其高端市场份额迅速回升。vivo、OPPO、小米等品牌也不甘示弱,通过创新设计、性价比优势,不断蚕食苹果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中,iPhone已经从冠军宝座跌落至第四位,华为重回第一。

  创新乏力,iPhone还能带来惊喜吗?

  除了竞争加剧,苹果自身创新乏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iPhone 15系列并未带来足以让人惊艳的升级,外观、性能、摄像等方面均无明显突破。近几代iPhone被诟病为“挤牙膏式”创新,缺乏颠覆性的技术和功能,难以刺激换机需求。

  价格高昂,性价比优势不再

  与日俱增的竞争让价格变得敏感。iPhone一向以高端定位著称,但随着国产高端机型的崛起,其性价比优势逐渐缩小。对比之下,搭载同样甚至更强悍处理器的国产旗舰,往往价格更具吸引力,这让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国产手机。

  苹果帝国还能屹立不倒吗?

  iPhone在中国销量暴跌,无疑给苹果敲响了警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帝国即将倾覆。苹果依然拥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忠实的用户群体、成熟的生态系统以及创新潜力。面对中国市场的挑战,苹果需要反思创新战略,加强技术研发,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同时兼顾性价比,重新赢回中国消费者的芳心。

  咬一口青涩,寻找新的甜意

  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遭遇,对整个科技行业都具有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没有哪家公司可以永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创新才是永葆活力的关键。无论是像苹果这样的巨头,还是其他科技公司,都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浪潮中屹立不倒。

  中国消费者已经不再单纯追求品牌的光环,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体验和性价比。咬一口青涩的苹果,或许让我们暂时失去了熟悉的甜意,但这也可能带来探索新味道的契机。苹果能否重新俘获中国市场的心,关键在于它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咬一口新鲜的中国苹果,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甜味。

  这篇文章仅仅是关于iPhone在中国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冰山一角,欢迎各位读者展开讨论,分享对苹果和中国科技行业的看法。或许,你我共同的思考,能为这个充满变革的科技时代增添一份不一样的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