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亿颗芯片,27台光刻机,ASML、中芯国际传来新消息了
545亿颗芯片,27台光刻机,ASML、中芯国际传来新消息了
作者:木杉说
芯片规则修改后,张忠谋就表示芯片全球化已死,芯片本土化成为趋势,但美仍进一步修改芯片规则,进一步限制出货。
例如,美限制英伟达、台积电等出货高性能芯片;通过三方协议限制日荷出货先进的半导体设备等。
这导致华为等国内厂商进一步放弃高通等芯片,高通已经在季度财务会议发出了警告,将会全面失去华为订单的风险。
其实,芯片规则修改后,国内厂商就开始降低对美芯等产品的依赖,华为不仅全面进入芯片半导体领域,还通过哈勃投资国内芯片产业链,联合国内厂商进行突破。
目前,华为等国内厂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14nm以上EDA工具实现了国产化;中芯14nm等工艺的良品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越来越来的厂商采用自研芯片。
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进口芯片减少超545亿颗,同比减少了16.8%,这意味着今年进口芯片将会减少超1000亿。
ASML也明确表态,三方协议签订后,就加速向国内厂商出货,第二季度出货光刻机超27台,相比第一季度大幅度增长。
尽管ASML已经加速向国内厂商出货,但由于中国厂商充足充分,出货的光刻机仅满足国内厂商需求的50%。
ASML财务总监表示第三季度仍会加速向国内厂商出货,9月1日后,将会向国内厂商出货1980i等早期型号的光刻机,并向荷兰政府递交申请。
光刻机出货越多,国内芯片产能就越高,中芯国际已经表示8寸晶圆扩产基本完成,今年年底预计有折合8寸晶圆超70万片的产能。
单片晶圆可以分割出来150颗到200颗芯片,这意味着今年年底,中芯国际每月将会有超1亿颗的芯片产能。
中芯国际作为全球第四大晶圆工厂,梁孟松早就宣布完成了28nm到7nm的跨越,7nm研发任务已经完成,5nm工艺最艰难的八项工作已经展开研发。
中芯国际还自研了N+1、N+2等工艺,其逻辑面积类似台积电7nm工艺,但N+1工艺主打低功耗,N+2工艺主打高性能。
目前,中芯国际28nm工艺的风险持续降低,14nm工艺的良品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N+1工艺也实现小规模试产,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全球缺芯后,中芯国际就接连投资超1500亿元扩产,主要扩大28nm等工艺的产能,这些工厂将用于不同种类芯片的制造生产。
甚至有消息称,中芯国际突然下线了14nm工艺介绍,是配合国内厂商进行14nm工艺非美化验证,未来12个月内,国内还将实现非美7nm全流程。
关键是,张忠谋突然变脸,称支持美对中发动芯片战;台积电还派魏哲家等访问上海,并拜访重要客户,加速向国内厂商出货7nm AI芯片等产品。
这些消息都能够说明,中芯国际等国内厂商,在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大突破。
毕竟,国内半导体设备也给中芯国际等厂商提供了设备支持,上海微电子28nm精度的光刻机已经取得技术验证,国产光刻胶可用ArF工艺,蚀刻机已经突破5nm等。
ASML都表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打造出来完整的芯片产业链,这明显是想让国内厂商放弃,但也侧面说明国内厂商取得的突破,已经让ASML担忧了。
认同的请点赞,欢迎留言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