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立案程序怎么走(劳动局立案程序流程)

  一、劳动局立案程序

  劳动纠纷立案一般有以下四个处理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可以向调解组提出书面申请。

  3、仲裁: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案件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审理。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二、劳动局仲裁步骤要多久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知识: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三、劳动局仲裁需要多少费用

  自2008年5月1日起,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不需要交费。《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五十三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局的立案后通常会进入到四个处理程序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解,并且在处理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式以上便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动局立案程序”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其他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咨询专业律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