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关于"天下大同"的词条

   今天百学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天下大同,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最高政治理想

  天下大同最早出现于礼记的《礼运 大同章》,里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天下大同的思想追溯到孔子。孔子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体现了一种大同主义。墨子提倡兼爱,也是一种形式的大同。

  后来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也继承了大同的思想。

  宋朝哲学家张载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做《西铭》。里面为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做出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辩护,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这段话后来被总结成民胞物与4个字。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传统的天下大同思想被更好的凸显出来。康有为撰写的《大同书》。提倡政治民主,人人平等。孙中山也说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新时代倡导的命运共同体是天下大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版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分析关于"天下大同"的词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100xue.net,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