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案件怎么判定的(商标侵权案件怎么判定责任)

  对于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诉讼的前置条件是要被告、案件事实争议的焦点以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这三大要素,当然,在商标侵权行为的产生之后采取诉讼的方式解决的话,也是要注重这三点的。那么商标侵权案件的规定?

  一、商标侵权案件的规定

  (一)《商标法》

  第五十一条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本解释第一条所列第1项第一审案件,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确定其辖区内有关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本解释第一条所列第2项第一审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管辖。

  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三)《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相同,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二者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商标侵权案件的相关处理情况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国家对商标侵权的相关情况认定和处理程序也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上,只有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判决处理。

  二、商标侵权判决停止侵权后再次起诉可以吗?

  (一)判决了就不能再起诉了。

  (二)如果判决书有错误,可以申请再审。

  (三)如果被告不给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四)《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五)《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六)《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七)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商标侵权行为有几种形式

  商标侵权行为的形式:(一)假冒或仿冒行为。(二)恶意伪造、制造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标识或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三)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四)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五)对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实施的其他侵权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