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一场迟到了36年的婚礼

   今天百学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1964年7月4日,台北一座基督教堂内,正在举行一场简单的婚礼,来宾不多,只有13人。

  当圣歌响起,只见两位已是垂暮之年的新人,走上了红地毯,新娘挽着新郎径直走到圣坛前,两个人在上帝面前结为伉俪。

  新郎便是张学良将军,当年64岁,而新娘则是赵四小姐,52岁。

  01

  赵四小姐,本名赵一荻,她从16岁起,便与张少帅相恋,而在张学良大半辈子的生涯中,她始终都陪伴左右,但直到两人相识36年后,才修成正果。

  在他们走进教堂的前一段时间,赵四小姐为了结婚的事情,跟张学良闹了些日子,“你不跟我结婚,我就不能进教堂,那我陪你这么多年……”

  张学良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

  原来,当时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提出想要加入基督教,但宋美龄告诉他们,基督教徒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

  也就是说,张学良要在原配夫人于凤至与赵四小姐之中,做出一个选择,否则他们俩都不能入教会。

  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的婚姻,虽然是奉父母之命,但张学良却相当敬重于凤至,并尊称年长自己3岁的夫人为“大姐”

  张学良刚开始并不同意离婚,不仅是因为于凤至的贤德,更重要的是,30多年前,于凤至与赵四小姐,曾有这样的约定,赵四小姐如果想和张学良在一起,那就只能以秘书身份而不能给夫人名分

  根据当年的约定,张学良是不能娶赵四小姐的。

  02

  张学良,将门虎子、风流倜傥、民国四大美男之一。

  赵四小姐的家世也不可小觑,其父赵庆华,曾担任交通次长,在天津,赵家可谓是声名显赫,赵四小姐本人也是相貌出众。

  单凭赵家的条件,赵四小姐想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未婚男青年,那简直是轻而易举,那她怎么就会甘心情愿地在张学良身边,一待就是72年呢。

  时间回到1926年的某一天,天津蔡公馆正在开一场舞会,这里是名流云集的地方,也是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初次相识的地方。

  16岁的赵四小姐,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社交圈,只因好奇心,便跟随姐姐来到蔡公馆,长长见识。

  赵四小姐刚一落座,就听见门口热闹起来,抬眼望去,看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年轻军官,走了进来。

  军官个子不高,但五官俊郎,走起路来更是气度不凡、威风凛凛。

  正值情窦初开的赵四小姐,立刻就被眼前这位年轻的军官吸引了,大概这就是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吧。

  军官便是张学良,人称“张少帅”。

  舞会现场,充满了脂粉气,张学良不太喜欢,环顾四周,看见角落里坐着一个带有些学生气的女孩。

  张学良走了过去,伸出手、微笑地问,“小姐,可以请你跳支舞吗?”这个女孩便是赵四小姐,她羞怯地伸出手,两个人步入舞池。

  一曲未完,张学良的部下走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少帅便向赵四小姐告辞,因为有公务要去处理。

  短短的几分钟共舞,张学良谦恭、儒雅的形象,就深深刻在了女孩的心中,而张学良也对这个学生气的女孩产生了好感,之后的时间里,他们经常一起去打网球、喝咖啡、聊天……

  直到1928年父亲出事,张学良才离开天津,回东北主持大局。

  03

  在2年的交往中,赵四小姐也知道张学良已有家世,所以还是与之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张学良返回东北后,赵四小姐决定斩断两人之间的情丝,并接受了家里安排,与一个名门之子订婚。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关系似乎就这么断了,不曾想到,1929年《大公报》上的一条消息,却阴差阳错地促成了他俩的姻缘。

  赵家在报纸上,连续5天刊登了相同的一篇启事。

  “四女,近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三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

  从家族中除名,这在当年,应该说是家法处置中很重的了。这则消息的刊出,也意味着赵四小姐从此就不能再回赵家了。

  已有婚约的赵四小姐,怎么会私奔呢?

  张学良生病了,赵四小姐想到奉天去看望他,便跟父亲说了此事,赵庆华听完没有应答,女儿就以为父亲是默许了。

  于是,赵四小姐拎着包就忙忙地走了,可是她刚离开,她的哥哥就借题发挥,让父亲登报

  至于哥哥怎么要这样做,赵四小姐自己也想不明白,也无从查证了,或许这就是她与张学良之间的缘分了。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同时也改变了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两个女人的命运。

  按规定,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只能有一人陪在张学良身边,原配当然是义不容辞,而赵四小姐就带着7岁的儿子,去了香港。

  赵四小姐在香港有不少亲戚朋友,有他们的帮衬,还有张学良给的钱财,他们母子在香港是衣食无忧的。

  赵四小姐每天除了照顾孩子,就是与亲朋一起看马、听戏、吃酒,日子看起来很惬意,但她却始终愁眉不展,因为所爱之人远在天边。

  她偶尔会收到张学良的来信,除此之外,她就不知道张学良的其他任何信息了。香港名媛们的悠闲生活,赵四小姐此时是不感兴趣的,她心中只有对张学良的挂念和担心,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3年。

  1940年2月的一天,赵四小姐一天接到了2封电报,一封来自张学良、一封来自戴笠,两封电报措辞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于凤至病了,要赴美治病询问她是否愿意到贵州陪伴张学良

  04

  赵四小姐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香港的舒适生活,当她兴奋地前往深山老林时,才发现,张学良似乎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不仅衣着朴素、还顶,昔日张少帅的样子早已荡然无存,眼前的张学良俨然就是一个邻家老农

  不仅是外貌上的变化,张学良的性情也变化很多,精神上的痛苦,也会让他经常无端地发脾气,自然,他也会对赵四小姐发火。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张学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会向赵四小姐道歉。

  这时,受了委屈的赵四小姐,会对张学良说“没什么,我们相依为命”。

  山中的生活,多有不便,没有地方买衣服,也没有裁缝,赵四小姐就自己学着踩缝纫机、做衣服。

  为了给张学良改善生活,她还养鸡、养鸭,慢慢地,赵四小姐也成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

  与此同时,身在美国、刚病愈的于凤至,因为要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就无法再回到中国来照顾张学良

  而陪伴张学良的任务,就落在了赵四小姐身上。除了照顾张学良的饮食起居,赵四小姐还在精神上宽慰张学良,两个人虽然不是正式夫妻,不过早已成了相濡以沫、名义上的夫妻

  漫漫长夜,张学良身边只有赵四小姐的陪伴,两个人说说心事、聊聊过去、生死相依。

  这个曾经行走江湖、叱咤风云的东北王,在大山里,还能拥有一份普通夫妻般的感情,却是难能可贵了。

  如果说,当初在东北时,赵四小姐以张学良秘书的身份存在,她不敢对名分有所奢望,那么,从她义无反顾地从香港来照顾张学良的那天起,一切都改变了。

  在几十年的陪伴中,赵四小姐已经替代了原配于凤至。

  她抛弃了家人、富贵、甚至自由,她将自己的一切都与张学良捆绑在一起。如果张学良选择了于凤至,那她还能有什么呢?

  在宋美龄要求张学良做个选择的契机,赵四小姐一改往日对张学良的态度,吵闹着也要个名分,说实话,并不过分

  面对赵四小姐的要求,张学良有些犯难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他真的不好做出决断,一个是他的原配、贤德大度,另一个则为他牺牲一切、陪他走过了一个个无尽的长夜。

  最终,张学良还是遂了赵四小姐的心愿,正式娶她过门。

  对于于凤至而言,当初的约定与现实所处的情境已大不相同,以她的贤淑,也会成全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当远在大洋彼岸等待丈夫的于凤至,收到张学良的来信时,她说一句“我愿意签离婚书”

  这样,一场迟到了36年的婚礼在台北举行了。

  晚年的张学良,经常在人前谈起赵四小姐,“如果不是我们相互依靠着,我真不知道,会到何种地步。”

  是呀,如果不是赵四小姐当年放弃了所有,来到大山之中、以及后来在台湾,一直陪伴和照顾了他大半辈子,试想,就张学良独自一人在压抑的环境中,他还能坚持多久,我们不得而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档案》栏目

  2、《张学良遗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一场迟到了36年的婚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100xue.net,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