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划拨土地进行抵押需要什么资料和手续

  一、国有划拨土地进行抵押需要什么资料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土地使用者提供可供抵押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按期清偿债务的担保行为,原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抵押人,抵押债权人称为抵押权人。

  办理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申请人须提交的文件

  1、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申请书(原件);

  2、《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及复印件);

  3、《房屋所有权证》(有地上物的,复印件);

  4、房屋他项权利证明书(有地上物,复印件);

  5、主合同和抵押合同(原件);

  6、土地估价报告或抵押权人认同的土地价值(含在建工程)证明(原件);

  7、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划拨用地抵押的文件(复印件);

  8、抵押人为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需提交董事会同意抵押的证明(原件);

  9、以共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的证明(原件);

  10、抵押人为国有企业的,提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11、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1)企业提供当年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副本;

  (2)社会团体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登记证书;

  (3)自然人提供身份证;

  (4)抵押权人为银行的需提交金融许可证;

  12、法人单位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

  13、委托代理人申请办理土地登记的,需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原件)和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14、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材料。

  二、土地划拨的形式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此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

  (1)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

  (2)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支付任何经济上的代价。

  三、土地划拨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 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途径进行了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这一规定是迄今为止在立法层面上对土地使用权划拨这一概念所作的最权威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有划拨土地进行抵押需要什么资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