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培育新技术是什么
1、池塘条件: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平米为宜,池深40-60厘米,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厘米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2、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天,用生石灰20-30公斤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每亩施300-400公斤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厘米。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鳅苗。
3、苗种放养: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天,体长7毫米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鳅苗的放养密度以每亩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泥鳅苗入池前一定要检查清塘的药物毒力是否消失,以及水的肥度是否合适。水过肥,可加注清水调剂;池水肥度不够,应立即补施少量化肥或发过酵的粪肥或增投人工饵料。
坚持鳅苗饿食后下塘。在网箱内取苗时,上风头的鳅苗一般体质较强,个体较大,下风头得鳅苗体质较差,个体较小。在操作过程中要严防网箱中缺氧,以免造成损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