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球虫病发病情况如何

  

  鸭球虫病发病。剖检急性死亡的病鸭,可见小肠弥漫性出血性肠炎,肠管病变严重,肠壁肿胀,出血;黏膜上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有的见有红白相间的小点,肠道黏膜粗糙,黏膜上覆盖着一层糠麸样或奶酪状粘液,或有淡红色或深红色胶冻样血黏液。

  急性鸭球虫病多发生于2-3周龄的雏鸭,于感染后第4出现精神萎顿,缩颈,不食,喜卧,渴欲增加等症状;病初拉稀,随后排暗红色或深紫色血便,发病当天或第二、三天发生急性死亡,耐过的病鸭逐渐恢复食欲,死亡停止,但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慢性型一般不显症状,偶见有拉稀,常成为球虫携带者和传染源。

  鸭球虫病防治的方法: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改善鸭舍的环境卫生,保持干燥清洁,防止其污染饲料和饮水。严格按要求做好场舍内外及鸭群的防检疫和消毒工作。

  2、发病后,被污染的场地等用20%生石灰水或普克力威等彻底消毒。

  3、治疗:在兽医指导下,幼雏和育成雏鸭用二硝托胺预混剂按12g/kg体重拌料混饲,连用5-7d;盐酸氨丙啉—磺胺喹恶啉钠粉按0.5g/L拌水混饮,连用3d,停2d后,再用3d。产蛋鸭可用球虫肠安饮水或拌料3至5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