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于行的相关解读
今天百学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01
2019年。
当她走进大学校园里时,全校为之震撼。
她没有姣好的身形。
没有健全的身体。
坐在轮椅上,佝偻着背,双腿外翻,瘦骨如柴。
可她笑得灿烂。
她叫徐瑞阳。
一个曾被医生预言早夭的女孩。
天知道,一路走来,她历经了怎样的九九八十一难。
骨头变形。
肌肉萎缩。
手指无力。
不良于行。
苦厄难夺凌云志。
她把人生的前二十年,活成了一场狙击战。
死神用疾病狙击她。
她则以不屈,不惧,不悔回礼。
02
“你们的女儿活不过4岁。”
被医生宣判“死刑”的那年,徐瑞阳只有两岁。
像其他孩子一样,天真烂漫,生气勃勃。
起初,没人察觉到异常。直到她迟迟站不起身,学不会走路。
父母带她到医院检查,得到的结果只有五个字:
脊肌萎缩症。
那意味着——
肌肉将不可逆地萎缩。
骨头将严重变形。
最终把一个活生生的正常人,挤压成畸形。
徐父沉默,
徐母抹泪。
可,悲愁没用。逃避,也解决不了任何事。
唯有面对。
当徐瑞阳再长大些时,父母告诉了她这个噩耗。
“孩子有权利知道,她将面临什么。”
意料之外,她竟表现得异常平静。
不哭。
不闹。
更没有一蹶不振。
她只有一句话:“你们放心,我会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谈何容易。
这可是不治的绝症。
而现有的医学治疗手段,不过杯水车薪。
什么都做不了。
什么都改变不了。
纵然如此,徐瑞阳也从没想过退缩。
她积极治疗。
每天不是在扎针,就是在去扎针的路上。
徐母说:“她浑身扎了一百多针,像个小刺猬。”
可人们从未见过,这个4岁的小女孩流过泪。
她永远笑着。
以超乎许多成年人的强大信念,笑着。
而生命的沙漏,仍在无情地倒计时。
没人知道,沙子会在哪一天流尽,生命又会在哪一天戛然而止。
他们决定了——
应下这份时间发起的挑战书。
03
这几乎是一场明知会输的战役。
他们以铁血之姿应战。
同龄的孩子躲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徐瑞阳已被逼着早早学习独立。
她从攻破一双筷子开始。
因为肌肉萎缩,十根手指,只剩两根能使劲。她握不住筷子,只能用手抓食物。
这时,父亲会立刻把饭碗收走。
“不会用筷子,不会用勺子,那你就饿着!”
徐瑞阳在挨饿中,硬是学会了使用筷子。
从使不上劲,到夹菜自如。
从全身颤抖,到气定神闲。
常人无法想象,这其中的曲折。
更无法想象,一个已被命运苛待的四岁女孩,又要如何消化父亲的严苛。
但她从未后悔过。
正如父亲所说:“这是她之后必须经历的事情。”
他们以超乎超人的毅力、耐心、决心,攻克生活的一道道难关。
别家的孩子,六七岁才开始认字。
徐瑞阳等不到。
三四岁起,父亲开始教她识字写字。
这又是一道鸿沟。
她必须把字写得刚劲有力。
要是写得轻飘飘的,就整页擦掉重写。
她努力书写的模样,旁人看了都汗颜。
同学回忆:“你明显感觉到,她在用整个身体发力。”
后来,奇迹发生了。
她的字,竟练得比谁都好。
“看着我的字,甚至比那些没有疾病的孩子写得都好,自己就会觉得很骄傲。”
她写字不易,看书也不易。
同学说:“即便只是浏览纸上的内容,对她而言都不算一件简单的事。”
每次把手臂挪到桌上,也是一项大工程。
先用牙齿咬住手,再通过头部的晃动,把手甩上桌面。
由于纸张很薄,她每次翻页,总是比别人翻得慢。
就算如此,她也不轻易开口求助。
但凡同学想伸手帮她拿资料,都会被她义正严词地拒绝。
外出时,她常遇到好心的老人,要塞给她钱。
每每这时候,她会尴尬地看向父亲。
她不想要钱。
更不需要同情。
因为她从心底里坚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她用这样的方式,维护着自尊。
于她而言,有了尊严,也就得到了尊重。
她要的,还不只是尊严。
更重要的是,她要赢。
命运折了她的双腿。那她就用强大的意志,为自己拼出一双翅膀。
乘着这双翅膀,某一天,她突发奇想——
“去看看世界吧!”
04
这是痴人说梦吗?
一个将死之人,妄想周游世界。
能走多远?
能走多久?
通通不知道。
眼看着四年之期已至,徐父徐母心里的弦,绷得越紧。
他们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不辞辛苦地,带着孩子,到处旅游。
爬山时,面对高耸入云的阶梯,他们一阶一阶地扛起徐瑞阳和她的轮椅。
轮椅也上不去的地方,就用背的。
徐父知道,这时候,他背起的,不是一个孩子。
而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
“看到孩子眼光中,对未知世界那种渴求的时候,
你只有一个念头——
让孩子更多地认识一些东西。”
也许,连死神都为之震撼。
没有如约而至,来没收她的生命。
徐瑞阳突破了死期,安稳地度过了自己的4岁,5岁,6岁……
她真的,靠着不屈的意志,
日复一日的肌肉训练,
以及怀揣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打赢了这场仗。
她也练就了更多的技能。
徐父说,女儿给了他很多小惊喜。
比如,她的社交能力出色。
跟外国人交流时,完全无压力。
比如,她的英语很好,知识面广。
每次出过旅游,都是她来担任导游,为大家讲解当地的文化。
“没有她,我们就觉得玩得很乏味。”
他们的足迹遍及美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20多个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徐瑞阳得到了更多的成就感。
“学习一门不同的语言,了解别人的文化,同时把你想表达的东西,表达给别人听,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这让她的人生逐渐明朗。
直到18岁那年。
她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惊人的目标——
“去当外交官吧!”
05
在外人看来,这又是一桩荒谬之事。
但徐瑞阳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2019年。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当地的教育部门写了封信。
信里,如实陈述了自己的行动不便,以及对求学的渴望。
字里行间的诚恳,打动了所有人。
两个月后,她收到了回信。
教育部门为她专门开设了一间高考考场。
并且,考虑到她的阅卷不便,每科考试延长30%的时间。
徐瑞阳并没有因此而享受特权。
她仍以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每科考试,没有超时,反而提前交卷。
高考结果一出,又是引起群议。
607分。
这个分数,放眼整个云南省,都是响当当的存在。
她如愿,走进了四川外国语大学。
享受着,和所有健全孩子一样的大学生活。
她报名参加学校的通讯社,包揽下学校的公众号推文工作。
在一部小小的手机上,完成每周的文章撰写、排版、推送。
对此,她很骄傲:
“我打字很快,今天天有点冷,手有点僵,不然打得更快一点。”
她还追星。
宿舍里,贴了一张巨大的易烊千玺的海报。
和所有女孩一样,她还爱美。
敷面膜,
化妆,
逛街买衣服。
样样不落。
因为性格开朗,她交到很多朋友。
每次出门逛街,朋友们轮番推着她,从不嫌麻烦。
得知有节目采访她,大家纷纷送上祝福。
这样的生活态度,是许多同样患病的人,从来不敢想的。
有个女孩写信问她,怎么这么生活?
像她们这种先天不良的人,不就应该藏在暗处,乏味地度过余生么?
徐瑞阳回答:
“身体和别人不一样,这是既定事实,咱们不能改变它。
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去适应它,
甚至把它当作你的人生财富。”
换个角度看,绝症确实赋予了她很多财富:
一是学习。
二是爱。
“如果没有这个病,我可能会因为贪玩而荒废学业。
可能遇不到这么好的家庭,这么多爱我的人。”
后来,她成了女孩的笔友,也是女孩唯一的朋友。
她一点一滴分享自己的日常。
“希望能够通过讲我的事情,给她温暖。”
之于同病之人,她是重要的精神支柱。
之于她自己,她还在继续创造佳话。
2022年,她参加了考研。
成绩斐然。
不仅早早拿到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免推名额。
国内两座最优秀的外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也同时向她抛出橄榄枝。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能见证这一幕——
一个病弱的生命,一步步逆袭,最终站上熠熠生辉的舞台。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徐瑞阳的父亲所说:
绝症在四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中,选中了女儿。
“好像是很倒霉,但怎么不把它当成一个幸运的事呢?”
只要你想,腐朽可成神奇,诅咒可成赞歌。
生命可以活成任何你想要的模样。
只要你不放弃。
只要你一路前行。
END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不良于行的相关解读》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100xue.net,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