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枫的资料」郭枫的简介

   今天百学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郭枫的资料,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郭枫的简介

  最佳答案原名郭少鸣,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高中时代,他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

  郭枫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原名郭少鸣,1950年来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

  代表作品介绍:

  1、《草虫的村落》

  是郭枫的一篇散文,被纳入人教版6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三课和语文苏教版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生物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昆虫的喜爱之情,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虫子们生活的情景。

  2、《老家的树》

  《老家的树》是由郭枫先生写的。怀想的是儿时的家乡情境,用四季中的四种树来结构篇章,构成四个连贯有变化有致的意蕴单元,就像一首曲子中的四个乐章。

  以强烈的历史意识,浓重的感情色彩,揭示出故土丰蕴的文化历史之根,展示出北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北方农民的刚强性格。

  作者郭枫的资料

  最佳答案1950年起,他成为《半月文艺》、《中国文艺》、《大公报》、《时代青年》、《野风》、《宝岛》等刊物的主要撰稿人。1988年开始,他为台湾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的交流日夜奔忙,并在北京大学设立"郭枫文学奖"。作品出版散文集:《早春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仰》、《海之歌》;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1999年作品《秋的回忆》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0年作品《春归》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获优秀奖。2002年作品《无题》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2001年参加全国获奖艺术家博览会荣获创作“金奖”。

  2002年参加“传统今朝中国画十

  人展”(劳动文化宫)。

  2002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十五人师生作品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

  2003年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炎黄艺术馆)。

  散文集

  《早春花束》(台北:文艺生活出版社,1953)

  《九月的眸光》(台南:新风出版社,1971)

  《老家的树》(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

  《永恒的岛》(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

  《山与谷》(香港:三联书店文艺风社,1990)

  《空山鸟语》(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郭枫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寻求一窗灯火》(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诗集

  《郭枫诗集》(台南:新风出版社,1971)

  《第一次信仰》(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

  《海之歌》(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

  《谛听,那声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揽翠楼新诗》(台南:台南文化中心,1998)

  《郭枫诗选》(台北:台北县政府文化局,2006)

  长篇小说

  《老憨大传》(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

  文学评论

  《知识份子的觉醒》(台中:蓝灯出版公司,1981)

  《独醉集》(高雄:台湾时报社,1986)

  《美丽岛文学评论集》(台北:台北县文化中心,2001)

  《美丽岛文学评论续集》(台北:台北县文化中心,2003)

  《台湾现代诗史论》(1-3册初稿草就、修订中)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所有课文的资料

  最佳答案1. 山中访友

  1. 在作者的眼中,山中的一切都成了有生命的人,他们能跟作者说话、交流,成了作者的朋友,所以作者进山看景成了山中访友。

  2. 老桥的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虚名,任劳任怨,作者对老桥的赞美和敬佩。

  3. 描写:古桥/拟人 树林/拟人想象 山中的一切/排比拟人 石头/联想 雷阵雨/想象

  4.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首尾呼应

  2. 山雨

  1. 这篇如诗般的散文,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雨图。重点写了山雨的声音、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山雨的余韵,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

  1.草虫的村落中蕴藏着亲情、友情、音乐、快乐、勤勉、智慧、团结、生机。

  2.这篇课文作者郭枫以奇特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以草虫的眼光,把细密的草茎想象成茂盛的森林;把草虫生活的地方想象成村落‘把草虫走的路径想象成大街小巷’把小虫包围蜥蜴的情形想象成友好交流。

  3.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比喻想象 他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比喻想象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他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比喻拟人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比喻

  4.索溪峪的野

  1.野的含义:原义不讲情理。本文义不经人工雕琢,一切顺其自然,返璞归真。

  2.给野加双引号的作用:强调

  3.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几个方面体现索溪峪的野。总分结构

  5. 詹天佑

  1. 这篇课文以人名为题,以詹天佑的热爱祖国,工作严谨的精神贯穿全文。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再用具体的方法安排材料。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体现了詹天佑充满智慧工作严谨。詹天佑对工作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工作到位。詹天佑是在地理险恶,被帝国主义者嘲笑,科技落后的情况下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个爱国,维护国家尊严,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的人。

  2. 课文从詹天佑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6. 怀念母亲

  1. 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不变的爱意。

  2. 频来入梦的原因:作者身居异国他乡,对两位母亲的怀念思念

  3. 怎么凄凉又甜蜜:说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居异国他乡不能与朋友相聚感到孤寂,说甜蜜是因为作者想到在故国的情景,幸福感无处不在。

  7. 彩色的翅膀

  1. 表达了战士们热爱祖国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思想感情。

  2. 战士们都咬着……每个战士的心田。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兴奋开心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用一系列动词表现

  8.中华少年

  1.诗人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9.穷人

  1.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穷人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穷人悲惨命运,赞美了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3.桑娜:勤劳善良有爱心无私有同情心贤惠。渔夫:勤劳善良有爱心无私有同情心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别饿坏了那匹马”出现三次,贯穿全文,层层推进。

  2.“我”:手不释卷求知若渴爱书如命 父亲:有同情心为他人着想正直 残疾青年:善良不计一己得失善解人意 碧云:善良为他人着想

  11.唯一的听众

  1.我怎么会忘记老人是个聋子?因为在我的眼里老人不是聋子,我每天用心拉琴,老人每天用心听琴。

  2.从老人的眼中能看出老人对我的关心鼓励以及对我的期望。

  3.老人并没有耳聋,因为他看到我没有信心很自卑所以说自己耳聋

  12.用心灵去倾听

  1.苏珊:善良善解人意尊重孩子的语言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蔼可亲乐于助人。

  2.三件事:1.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2.在我痛苦时给予安慰3.耐心倾听我的心声

  3.“汤米我要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为了不想让汤米知道苏珊死了很难过鼓励汤米要乐观面对生活。

  13.只有一个地球

  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养育人类孕育万物,破碎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对地球的危害。

  14.鹿和狼的故事

  1.启发:丛林中的生物有着优胜劣汰但又唇齿相依的生物链。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生态灾难。我们看待一件事要多层次多角度防止片面性。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空气与人类的生命十分重要息息相关一定要保护好。

  2.“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眷恋不可分割的关系。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谁也没有权利去破坏神圣的大地,大地提供丰富资源养育我们,我们应该爱护大地的一切

  4.“任何降临在大地身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到大地的孩子身上”我们和大地的关系不可分割,如果我们破坏大地,我们和大地共兴亡。

  16.青山不老

  1.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实现它的价值的?天气环境恶劣之下

  2.老人实现的价值是什么?他把沙化地变成了绿洲,他造福人类绿化环境的精神。

  3.老人精神: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人类、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17.少年闰土

  1.选自鲁迅的《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见多识广,活泼开朗的闰土。课文主要讲了闰土给我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看鱼四件事。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话是写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作者先描写出一幅月夜下宁静的景象。环境描写起到烘托人物形象作用。

  3.闰土生活在海边的农村,而作者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见多识广,而作者孤陋寡闻。说明作者向往农村生活。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课文写了五件事: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是因果关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表面指没有光线,实际上是指旧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人名连一点自由的民主都没有。“碰壁”表面上指碰到墙壁,实际上指鲁迅先生在革命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迫害。

  3.“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委婉的批评作者读书囫囵吞枣。

  4.鲁迅先生对青少年关心爱护、对旧社会罪恶的痛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心、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和蔼可亲、语言风趣、

  5.怎么严肃起来?因为车夫的遭遇,使他再次看到旧社会的罪恶,而且联想到更多的苦难中国人民,所以他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

  19.一面

  1.讲述了作者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和为革命事业愿牺牲一切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鲁迅先生敬佩、怀念和喜爱之情。

  2.进行3次外貌描写,6次写到了鲁迅的瘦。

  3.3次外貌描写不同在于观察距离和观察细致程度

  4.从外貌看出他坚强刚毅顽强乐观。

  5.“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作者与鲁迅见了一面,这给他极大的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这是作者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作者巨大的力量。

  6.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不顾自己的健康忘我地工作,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

  20.有的人

  1.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对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全文用了对比手法。

  21.老人与海鸥

  1.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我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默契和谐,海鸥翻飞的景象像一幅有声有色的画。

  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晴里带着期盼。我体会到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

  3.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白色漩涡中脱出生来。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语意未尽。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需要强调。从描写海鸥的词语我体会到海鸥对老人尊敬爱戴和依依不舍。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1.松鼠在我家做了三件事:储备冬粮、晾晒蘑菇、烟囱垫窝

  2.松鼠可爱活泼,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关心和喜爱。

  23.最后一头战象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的在上面摩挲着,眼晴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从逢的老朋友。从作者对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嘎羧见到象鞍时心中的激动,对过去的怀念与回味。

  2.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扑啦啦跳出水面。久久凝望也许是在想二十六年前,战场上那惊天动地的场面。亲了又亲礁石也许是他曾经洒过鲜血,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在呼唤战友的灵魂,诉说对战友的怀念。

  24.金色的脚印

  1.狐狸们和正太郎的关系变化:先是有距离,老狐狸对他十分惧怕,后来是互相信任,友善

  2.怎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当然他有更深刻的含义。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的东西。文中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与人类和谐友善的相处,还有正太郎对动物生命的珍爱。这些正是一种美好崇高的情感。因此课文以金色的脚印为题来赞美这些珍贵的有意义的东西。

  日积月累七

  诗人是借咏马言志,诉说自己盼望建功立业却不获赏识的苦闷。

  26.月光曲

  1.第九段:先是表现音乐舒缓柔和,然后气势逐渐增强,最后高昂激越。

  2.文中两个您:第一个表示猜测,第二个表示肯定

  3.贝多芬用美妙的琴声把盲姑娘带入了月光下的大海,所以盲姑娘看到大海了是他用心感受音乐。

  4.因为贝多芬同情兄妹两,盲姑娘有那么热爱音乐,被兄妹两互相体贴关心的亲情所感动,所以给他们弹琴。

  5.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弹完一首再弹一首。

  27.蒙娜丽莎之约

  1.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

  28.我的舞台

  1.我怎么对两位大师提出抗议?因为我自尊心强烈,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热爱。台上认真演戏,台下认真看戏。

  2.在作者眼里做人和看戏事紧密联系的,不仅要认真演戏还要老实做人。

  我弟也是六年级的, 纯手工啊 记得给分哦!

  草虫的村落的中心思想

  最佳答案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课文原文如下: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草虫的村落》写作手法:

  (1)丰富的想象,以虫子的角度来看世界。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郭枫的资料」郭枫的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100xue.net,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