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意思古诗-清明的意思古诗翻译简单

   今天百学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清明的意思古诗,以下关于清明的意思古诗翻译简单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

  【唐】元稹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译文

  清明向着晚霞,才肯展露绝代风华;山泉映着华光,才懂得清明的意蕴。

  柳絮漫天飞舞;梧桐陆续放花。

  鴽鸟的叫声里,似乎知道田鼠的变化;看彩虹的影子,好像一直指向天涯。

  已识别出风云的美意;哪用愁布谷鸟来了,收成不好而赊账。

  注释

  1.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2.山渌[ lù ]:山间清泉。

  3.飞絮:像棉絮一般飘飞的柳树种子。

  4.鴽[rú]声:古书上指鹌鹑类小鸟发出的声音。

  5.化鼠:田鼠的变化。清明一到,田鼠就因天热躲进洞穴。

  6.虹影:彩虹的影子。

  7.雨谷:指布谷鸟。

  8.赊:买卖货物时延期付款或收款。

  赏析

  何谓清明?清代光绪年间的《燕京岁时记》所引《岁时百问》中这样解释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在唐代以前,是寒食节的一部分。唐代之后,清明节才独立并兴起。

  清明,因杜牧的一首《清明》诗,被后人视为诗人的节日。人们常常通过举办“清明诗会”,来表达对于清明节日的喜爱。

  清明二字,自有“风清气明”之意。喻指风清朗起来了,天空澄明起来了,大地视野开阔起来了。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至,应该无时无刻,诗人独言黄昏,可谓别有匠心。

  首联,“向晚”二字,点出诗人对清明时节独特的审美感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黄昏降临,凉风微起,精神也为之一振。清明前一阵寒流,让江南大地又仿佛回到冬日。及至清明一过,黄昏,也就没那么微凉。

  向晚云霞,映红天空,一切都极富诗意。

  走出家门,步入山林,山泉映着华光,“哗哗”地流淌,此时才明白“清明”二字的意蕴。

  颔联,“杨柳”对“梧桐”,“飞絮”对“放花”,道出清明时节的物候景象。

  《逸周书》说:清明之日,“桐始华”。

  杨柳飞絮,白桐放花,这两种自然界的树木,成为清明重要的物候标识。

  自古以来,关于柳絮诗很多。

  白居易笔下的《柳絮》,能将人头发染白: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刘禹锡笔下的《柳絮》,好似一场大雪: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女诗人薛涛笔下的《柳絮》,成了一个负心汉: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浪漫的柳絮,固然自作多情,却濛濛扑人眼,轻盈妩媚,令人柔情款款,心有所动。

  与之相对应的梧桐,不再是一个愁苦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而变得清秀可爱。

  白梧桐花,是春日里开得较晚的。它不与百花争艳,高高的,幽幽地,恬淡的,在一角静静绽放。也正因它晚开,人们才觉得它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

  写到这里,本以为会宕开一笔写爱情。但为完成清明物候描写,诗人又折回主题。而梧桐花,就这样种在诗人心里,等待下一次开花,最终酿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凄美诗句。

  颈联,诗人将目光转移到“田鼠化鴽”和“虹始见”这两种物候上来。

  在鴽鸟的叫声里,田鼠因天热,也开始躲进洞穴纳凉。

  万物呈现出一种生发之气。

  此时,小鸟和田鼠,人们都是不能捕杀的。不光光是这两种小动物,一切小动物,在春天都不要捕杀。因为春天是“生而勿杀,赏而勿罚”的季节。一旦动了杀气,于其自身身体有很大损耗。从《黄帝内经》角度看,无益于养生之道。

  诗人这样描写,也是出于对大自然的一种喜爱。

  树上叫的,地上跑的,天上呢?

  哦,是一道美丽的彩虹,好像在指向天涯。这天涯的尽头,会不会就是时间的家呢。

  至此,诗人才道出“向晚”明的独特魅力。

  尾联,通过观察清明时节的天象,诗人也仿佛变成了天文大师,高兴地掐指一算:布谷鸟飞来时,一定会有个好收成。到时,百姓们就不要赊粮了。

  万物自在、百姓安居,这样的清明,才算是最完美的。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清明的意思古诗-清明的意思古诗翻译简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100xue.net,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