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丨人浮于事

   今天百学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投闲置散,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成语】人浮于事

  【拼音】rén fú yú shì

  【解释】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老兄还没有晓得这里的情形,实在人浮于事,安插不来。(清 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近义词】十羊九牧、投闲置散、僧多粥少、粥少僧多、杯水车薪

  【反义词】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成语用法】语义说明 表示人多事少。

  使用类别 用在“人力过剩”的表述上。

  【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典故】《礼记.坊记》

  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注解】

  1、亡:通“无”,没有。

  2、食:指俸禄。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戴圣在《礼记》中讲述才能与俸禄的关系:俸禄和职位超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那就类似贪污;自己的勇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近似于廉洁。因此君子宁肯让自己浮于俸禄之上,也不愿让俸禄浮于自己能力之上。

  【释义】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成语典故丨人浮于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100xue.net,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