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哪些问题简答题

  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同学对于找工作跃跃欲试,想要早点找工作,早点自食其力,但是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找工作就要面临着签合同的问题,那毕业生该如何签“合同”,才会使自己不会损失呢?

  三方协议书只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就业意向,不是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签署三方协议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身份。此外,目前已有规定要求,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

  而就业合同与三方协议完全不同,它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意向变为现实之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

  那么有考生会问:签署三方协议或就业合同影响文职什么?简单来说,三方协议没有影响,但是签就业合同影响就大了,它直接导致你的身份的改变。

  签三方协议后,同学需要注意的是文职人员入职,招考单位会从学校或人才机构调取档案。如果考生签了三方协议,需要考生在报到之前将三方协议关系解除。

  签就业合同并给其上了保险,你的应届毕业生身份丢失,只能以社会人才身份报考军队文职,在文职人员入职,需要提供的社会人才的证明材料,社会人才要求单位开具同意报考的证明原件,这个要跟用人单位沟通好,防止调取档案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还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文职单位会给毕业生解决本地户口,如果你是社会人才,这失去这一福利。看似小小的合同,隐藏着大大的问题,根源就是直接导致你是高校毕业生还是社会人才?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这个同学一定要注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