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的区别

   今天百学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什么是城镇居民,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财经。

  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的区别

  优质回答1、人群范围不同。城镇居民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群体。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还包括未就业的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学生儿童等。城镇职工泛指在城镇具有正当职业,基本稳定的收入或已经退休享受退休政策的群体。城镇职工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有大城市和乡村向城镇化发展,适应我国基本国情。

  2、社会保险险种和缴纳方式不同。城镇居民是居民在户口及档案所在人才自己缴纳的社保。保险金都是由个人自己全额缴纳。城镇职工是通过就职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职工社会保险的金钱是由供职单位和个人一同缴纳。

  3、享受医保政策待遇不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虽然相似,但在保险所享受到的待遇上有比较大的区别。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只有简单的保险和个人负担补助,但是职工医疗保险享有的除了基本的保险之外,还有公务员医疗补助保险、大额医疗费用的补助等。

  拓展资料: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

  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买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

  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

  7.9%。城镇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增长减缓,主要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变化最大居住方面的消费比重大幅上升,这是与我国住房及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紧密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中新网10月19日电新华社今日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提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什么是城镇居民

  优质回答城镇居民”实际上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即在城镇有固定的居所在城镇居住,在城镇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及生活来源并且户口落户在城镇的人员;或者户口虽然未在城镇落户,但是其已经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并且达到一定期限(一年以下),而且其经济收入、生活来源已与农村和农业生产相分离的人员,也应作为城镇常住人口,将其视作“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和城镇居民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城镇居民是指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城乡户口是指农业户口的居民。

  居住地不同、户籍不同。

  1、以户籍为依据,农业户口划为农村居民,非农户划为城镇居民;

  2、以居住地为依据,居住在镇及县级城市区域以内的划为城镇居民,其余的划为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现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 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实行二元体制时,也专指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若在工矿企业工作,则被称为“城镇职工”。

  与城镇居民相对应的是拥有农村户口、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种植业或养殖业、渔业等为主的劳动者,故也被称为“农民”、“村民”、“乡民”、“渔民”等。若到城镇或工矿企业工作,则被称为“农民工”。

  非农业户口即城镇户口,是指在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集镇注册登记的户口。城镇户口又叫城镇户籍,是指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实行二元体制时,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什么是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的区别》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100xue.net,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